在哥本哈根的第二天先是租了一个自行车在四周转了一大圈,然后下午参加一个city walking tour. 这也是我最近很喜欢的一种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不过必须说这个顺序其实是不大合理的。 因为早上第一次经过的很多地方都没啥感觉, 比较迷茫, 到了下午再一次经过的时候又有点重复了。 其实应该是先参加walking tour然后再自由行动,可以挑几个比较喜欢的再细细体会, 这样更有明确的感受和了解。

一天两趟下来对这座城市的大概理解是它是一个新旧和贫富柔和再一起的城市,这个跟很多的大城市差不多,比如纽约,伦敦。 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著名的现代简约风和老式欧风。 你的眼前可能现代代表性建筑的博物馆展厅, 而一个转身背后既是百年历史的老教堂,广场,雕塑,和市政厅。

景点就不一一介绍了, 对我而言对哥本的印象主要是一些现代建筑,一些历史传承,一些艺术雕塑, 和一些人文。大家自己看图想象吧。

现代建筑

历史遗物

Nyhavn – 新港

如果来到哥本哈根只有时间做一件事情的话,那我会建议是在新港坐一次游船。其实我一般并不喜欢游船,但是因为在水上桥下穿梭能看到这个城市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能够安安静地观察当地的风情。

城市建设,艺术

如很多游人般,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个认知也是美人鱼雕像,海的女儿。那些美好的,对爱情,对灵魂,对理想最纯洁的追求都只能是心底默默勾画的想象。景点始终都是景点,现实中只有挡住你视线的游客后脑勺,刺眼的阳光,轰轰作响的游船马达声,还有孩童的哭喊。所以相对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雕塑而已。

通往天堂的路

Church of Our Saviour 是一个巴洛克式的教堂。对它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听了背后关于它通往天堂的楼梯的传说。传说建筑师在发现旋转楼梯是逆时针旋转的时候绝望地从楼梯上跳下。虽然这个故事有点滑稽,也没有半点历史可追溯,但也展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不管什么人,哪里人,每个人对世间万物都有着一个自己的天秤和对错的认知,也即是一切世界矛盾的根源。

“性”福之窗

食色性也。这也是海滨城市脱离不了的历史。据说哥本以前的建筑普遍是没有阳台的。 这几栋看着不起眼的建筑确实当下极贵的公寓。这些阳台都是以前的高端妓女用来揽客的站台

用艺术协调贫富

听导游说当初这栋建筑就是为了衔接贫富差距极大的 Frederiksberg 和 Vesterbro 而建的。

两个看不懂的地方

You’re Now Entering EU

这是整个哥本哈根最让我觉得可爱的地方,Christianhavn。或许它是政治的产物,或许它是民主的战利品,或许它是一群刁民的臆想,但不管什么前因后果,它真实地保存了一片带有个性的区域让一群特立独行的人在芸芸众生中保留着那一份“不融入,不妥协“。光这并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做到这般的宽容。